立即下载
贺锦斋
2009-09-28 00:00:00 字号:

一九二九年八月一日,红军在桑植县城,召开群众大会,横幅上写着“庆祝南昌暴动两周年及追悼贺锦斋、吴天锡诸烈士纪念”,贺龙主持大会,并向在斗争中献身的死难将士敬献了輓联:
为党哭英烈,有不死精神,震惊湘鄂;
凭吊增感慨,借诸将血迹,洒遍全球。
輓联对烈士给予高度评价/
贺锦斋,原名文绣,乳名春生。1902年2月6日出生在桑植县洪家关一个塾师家庭。父亲贺星楼,是个秀才。锦斋6岁随父读书,不到三年,即能背诵许多诗。到十三岁,他便根据自己所见所闻,编唱一些动人山歌。以后他在革命生涯中,常用诗歌抒发革命豪情,赢得了“上马指挥下马诗”的美誉。
贺龙刀劈盐局后,反动派一面派兵围剿,一面到洪家关捕人,许多贺姓人受到株连。刚满十四岁的锦斋,只身逃到七十里外的仓关峪一家山货店当学徒,历尽磨难。
1919年,锦斋听说贺龙带队伍回到了桑植,几经周折,终于参加了贺龙部队,当了一名士兵。他先在贺龙身边当卫士,因机敏勇敢,勤奋好学,深得贺龙器重,很快得到提升,六年后晋升为团长。1926年5月,贺龙积极响应北伐军北伐,率部队从贵州铜仁出发,沿沅水而下,直捣常德、桃源。部队进驻常德后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九军第一师,锦斋仍任团长。他率军攻打澧县。敌军是北洋军阀吴佩孚的一支精锐部队,守防很严,久攻不下。他便和几个部下化装成卖鱼卖鸡的小贩混进城里,了解了敌人城防工事和兵力部署,随后带领百多人,选择几处守防薄弱的地段,乘夜翻进城去,炸毁几处工事,打开了缺口,主力部队一举攻克了澧县县城,敌城防司令被俘。贺龙部队继续北上,到湖北公安境内,与敌激战,一旅旅长贺敦武阵亡,贺锦斋奉命代理旅长。他挑选500名士兵组成敢死队,冲入敌阵,重创敌军,夺回贺敦武尸体,又抽出一个团迂回到敌后,袭敌告捷,逼敌北撤到沙市北岸。贺锦斋吟诗道:
堵湖堤畔雾烟笼,路被铜墙铁壁封。
烂额焦头皆不顾,短刀相接看谁雄。
黄金口是古韶关,战血纷飞水尚丹。
此地兵家皆重视,芦茅深处有龙蟠。
11月中旬,贺锦斋被任命为第一旅旅长,率部抵达长江南岸。然所有船只皆被敌掳至江北。锦斋便派人泅渡江北,夺回船只,立即将部队运至江北,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克鄂西重镇宜昌。这次战役消灭了吴佩孚一个师,师长被击斃,至此,贺龙部威名大震。
1927年春,贺龙部在鄂城整编为国民革命军独立十五师,取消旅建制,贺锦斋任第一团团长。部队北进,一直打到开封与冯玉祥部胜利会师。上海“四·一二”政变和长沙“马日事变”后,武汉的国民党右派公开叫嚣要“分共”“灭共”,阻挠贺龙部回师武汉,企图将这支队伍在河南就地消灭,贺龙与贺锦斋分析形势,决定于6月把部队带回武汉,并将从湖南军地转移出来的大批农民协会干部和汉口革命武装编入部队,扩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军,年仅二十岁的贺锦斋被任命第二十军第一师师长。国民党在军内的代表陈图南拉拢几个右派人物柏家厚等,企图兵变,贺锦斋协助贺龙一举把陈图南、柏家厚等首要分子处决,清除了内患。七月下旬,锦斋率一师随贺龙“东征讨蒋”,会同叶挺部队开到江西南昌,参加了南昌起义。
在南昌起义部队的南征途中,贺锦斋加入共产党。九月下旬至10月上旬,起义部队在广东潮汕地区遭到数倍于己的敌军的夹击,部队不是伤亡、逃散、就是投降,只有他同警卫营长藤树云突出了重围。
潮汕失败后贺锦斋于10月底辗转到达上海,与党组织取得了联系。形势逆转,革命受挫,他感慨万千,填《浪淘沙》一词:
仰望蔚蓝天,与水相连,两岸茶柳更鲜妍。可惜一片好风景,被匪摧残。
蒋匪太凶顽,作恶多端,屠杀工农血不干。我辈应伸医国手,重整河山。
这年冬,按照党的指示,他从上海经武汉回到荆州地区监利、石首一带,组建游击武装。很快,在湖北省派的黄鳌等同志的领导下,组织了一支有五六十人的游击队伍,并用计夺得了大批武器和物资武装了游击队,送给了湖北省委。
1928年1月底,贺锦斋在监利县从上海回到湘鄂西的贺龙、周逸群一行会合。随后,他和吴仙洲、肖人谷的三支游击队(共500人,300多枪)被由周逸群、贺龙组成的中共湘西北特委编成三个大队,打起了四十九路工农革命军的旗帜,开展斗争,取得了一系列胜利。1928年2月,贺锦斋根据湘西北特委决议,把队伍交给了石首中心县委,自己同贺龙、周逸群回湘西开辟根据地。回到桑植,他喜不自禁,写诗两首:
大地乌云掩太阳,一朝消散又重光。
忽闻各处人喧闹,胡子果然转故乡。
故乡匪势太凶顽,害得人民苦不堪。
拔苦须先除暴戾,此身誓把责承担。
3月下旬,贺锦斋协助贺龙通过亲友、旧部等关系,收编了十多支倾向革命的士著武装,共三千多人,树起工农革命的旗帜,攻克桑植县,建立了桑植县委,但随即遭到敌四十三军龙毓仁旅的进攻,新组织的革命军大部散失。这时周逸群转往鄂西,贺锦斋随贺龙到桑植、鹤峰边界打游击,生活极其艰苦,贺锦斋诗云:
层层铁网逼周围,夜集深山雪满衣。
为党为民何惧死,宝刀应向贼头挥。
5月间,当龙毓仁撤回贵州时,锦斋按贺龙命令集中三四百人枪,在龙必经之地打了个漂亮伏击战,俘敌、缴获颇丰,锦斋赋诗记之。1928年7月,中共湘西前敌委员会成立,贺龙任书记,贺锦斋、陈协平、李良耀、张一鸣等为委员。部队改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贺龙任军长,黄鳌任参谋长,锦斋任四军一师师长。8月挥师南下,25日抵达石门,不久转战石门渫阳坪。9月初,锦斋率部一昼夜奔驰一百八十里,袭击澧县大堰垱,王家厂一带团防武装和税务机关。
贺部从王家厂返回渫阳的第二天,遭到敌第十四军教导师李云杰部及多股团防的包围袭击,伤亡100余人,参谋长黄鳌牺牲,他率队冲出重围,退往泥沙。9月7日,给他第弟弟写了一封信,还附了两首诗:
云遮雾缭路漫漫,一别庭惟欲见难。
吾将吾身献吾党,难能菽水再承欢。
忠孝本来事两行,孝亲事望弟承担。
眼前犬敌狰狞甚,誓为人民灭豺狼。
9月22日,罗效之率挨户团数百人从水南渡出发,窜到泥沙镇,拂晓向我军发起进攻。匪部突然出现,我军为之一惊。贺锦斋为了保护红军首长,即令大部队随贺龙向西方贺家台转移,自己仅留一支手枪队和游击队一道,以火力吸引敌人,然后向丝茅岺靠近。锦斋见这里地势险要、灌木杂草丛生,易守难攻,急令游击队两边埋伏,手枪队潜伏在前面后墙高堆的菜园里,欲作引敌之兵。传令:偃旗息鼓,一切行动听指挥。果然,罗效之在泥沙扑了空,恼羞成怒,督队向泥二垭、丝茅岺扑来。当时弥雾笼罩,虽有利我军隐蔽,但却不易观察敌人行动,以至敌人离我们很近亦尚未发觉。敌人为着壮行、摇旗呐喊,声势咄咄。我年轻卫士韦保生不忍敌人嚣张,一时按奈不住,朝敌方就是一枪,暴露了我方,凶狂的敌人蜂踊而上。贺师长和手枪队已无法撤退,只得正面迎敌。正值战况胶着之时,敌班长吴国安一伙悄悄爬到侧面半坡上,居高临下,一阵扫射,一颗罪恶的子弹击中贺锦斋的太阳穴,当即阵亡。为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时年廿七年岁。
解放后,桑植县在烈士家乡洪家关、石门县在烈士牺牲地泥二垭都竖起了烈士纪念碑。
 
                                                      陈俊武
参考资料:张二牧《贺锦斋》、《石门人民革命斗争史》

来源:

编辑:王振华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